加入书架 首页
点击屏幕中央显示更多功能

第一部分:获取流量难在哪里

第一部分:获取流量难在哪里

2005年前后,一座南美城市开始向多到令人难以置信的过量媒体信息宣战。这项大胆的革命性政策,是由巴西圣保罗市政府颁布的。之所以要采取这项新举措,是为了全方位解决污染问题,其涉及范畴大大超出了噪声、空气和水污染这几个传统治理领域。

我们决定从最显眼的区域着手治理污染:视觉污染。

——圣保罗市市长吉尔伯托·卡萨布

2006年,圣保罗通过了《清洁城市法》,禁止任何户外广告出现在这座巴西最大的城市中。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圣保罗市撤下了15000个户外广告牌、广告屏幕和公交车广告位,之前隐藏在广告下的城市开始显露真容:在一片混凝土丛林中,点缀着令人惊叹的历史建筑。

巴西在社会和经济层面进行过多次有争议的创新性行动。在20世纪40年代、50年代和60年代,巴西政府曾通过强制手段来大幅减少该国对进口商品的依赖。当时,巴西大部分地区缺乏现代制造业的基础设施,因此难以制造国产产品,这让巴西无力成为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并且,由于大量财富外流,巴西也无力进口商品。

为了解决国家基础设施问题,巴西政府对某些进口商品设定了配额,并征收了高额的关税。因此,巴西社会中的上层人物及成功的商业人士很难享受到他们渴望的现代化便利。这些举动向巴西的经济精英们传递了一条很简单的信息:想要高档奢侈品,你就必须投资国内经济,发展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自给自足。这一招最终获得了成功,正是这些政策创造了巴西现在强劲的制造业经济。这在世界各地的后殖民经济体中非常罕见,其他国家往往会依赖进口商品,并因此处于经济上的不利地位。

此后不久,在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中,巴西再次大胆行动,缓解了本国对外国资源的依赖。巴西扩大了国内石油和其他能源的生产,并发展出了大规模生产甘蔗乙醇的技术。一系列努力让这个南美国家成为当今世界上能源最为独立的国家之一,甚至超越了大多数后殖民时代的经济掠夺者们。

因此,2006年的《清洁城市法》对巴西来说一点也不新奇。

一个多世纪以来,各种广告污染一直冲击着我们,稀释了人们的声音,改变了人们彼此交流的方式,悄悄地占据了我们的生活,而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圣保罗市不仅认识到它们的危害,而且有针对性地实行了一系列大胆举措。

圣保罗市实施《清洁城市法》后,70%的居民表示这一举措极大地改善了该市的生活质量。广告的清除让人们找回了失落的城市,获得了一个更加安宁的环境。这些举措不仅让一直被覆盖的建筑物重见天日,还暴露了该市长期存在的贫困问题。此前,很多贫民区都被各种广告牌掩藏起来,《清洁城市法》实施后,它们又重新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广告消失后,圣保罗市本地人有一种迷失方向的感觉。因为广告信息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各种广告牌也已经成为城市的路标。在接受国家公共广播电台采访时,记者维尼休斯·高旺表示:“这感觉很奇怪,因为你居然迷路了,你再也找不到任何方向或位置的参照物。”例如,在城市的某个区域,这位记者习惯使用松下的广告牌进行定位。“现在我的参照物是一栋装饰很艺术的大厦,它曾经被巨大的松下广告牌覆盖。”他说,“现在,这座城市有了新的语言和新的身份。”任何形式的媒体污染,都极大地改变着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和认同感。

在推行严格的户外广告禁令时,政府也有所妥协:允许经批准的涂鸦和街头艺术存在。这一妥协的结果是,各种巨大的、标志性的壁画布满了一栋栋建筑物,这些才是城市真实的自我表达。现在,艺术和建筑终于可以开始“呼吸”了,因为它们战胜了注意力的分散和信息的稀释。

就像圣保罗的广告牌隐藏了这座城市的美丽(历史建筑),也掩盖了它的贫穷(贫民区),你的信息也同样被数字通信(有时是一种污染)的巨大规模和无情力量淹没。当圣保罗市的所有人都能清楚地看到贫民区时,他们便可以为这些穷人做更多的事情。同样,一旦理解并有目的地使用概念块,你就可以让大量嘈杂的信息从目标受众的大脑中消失,只留下你想要传达的个人信息。

1.信息噪声:10000个高尔夫球同时飞来

过量信息让世界异常嘈杂

就像20世纪末挤满了广告牌的圣保罗市一样,如今的世界非常拥挤。

英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在1798年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一个理论:人口增长与可获得的食物数量及是否持续供应密切相关。

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人口数量一直在稳步增长。但相对而言,最近三个世纪的科技创新导致了人口数量的大爆炸。随着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以及大规模生产的出现,前所未有的粮食生产能力造就了世界人口的惊人增长。不久前,全球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78亿。在150年前,这一数字是难以想象的。

现在的人口数量极其庞大,远超任一历史时期,这同时也带来了食物供应之外的另一个巨大挑战——组成整体的个体数量越多,个体在整体中的可辨识度就越小(就像一组10块的拼图和一组10000块的拼图的差别)。你可能没有意识到,全球人口的指数级增长已经让你疲惫不堪,更难抓人眼球。

数字技术的革命给我们带来了信息和通讯方面的冲击性改变,却没有提供一种建设性的、健康的、平衡的信息接受方式。现在的年轻一代使用着一年365天全天候不间断的实时联络工具,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人人都有智能手机,甚至在还没有自来水的村庄里也是如此。但讽刺的是,全球化沟通和无处不在的即时共享,却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孤单和默默无闻。

这里面有很多原因,最明显的一条是大量信息内容的涌现。传统媒体、社交媒体、新闻报道、各类广告,所有这些加在一起,让这个世界不仅异常拥挤,还异常嘈杂。

50年前,美国只有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美国广播公司三家大型广播电视网,人们只能观看它们提供的内容。在有线电视出现之前,观众们的选择十分有限,但他们很快乐。现在的人们生活在一种“更多、更多、更多”的文化氛围中,却失去了不少快乐。

媒体渠道的激增产生了对信息内容的巨大需求,大量的纸质杂志、电子杂志、广播电台、有线电视频道、卫星频道、互联网电视台、户外滚动广告牌,以及无数其他现代娱乐设备,都需要海量的信息内容。

这种对信息内容的不断渴求加剧了大众传媒产业的复杂性,让这个行业必须24小时不间断地填满所有媒体渠道。这台巨大的、从不思考的媒体机器默默地不停推进着,不管自身是多么低效,或者产生了怎样的负面影响。在获取信息内容的竞争中,对速度的要求降低了信息的质量,并进一步削弱甚至破坏了其可信度。

如果考虑到广告也是一种信息,你会感到媒体的噪声更加嘈杂了。不过对于互联网来说,广告只是吸引你注意力的一小部分内容,更主要的是各种社交媒体,包括推特、脸书,以及所有以类广告形式向人们狂轰滥炸的媒体内容。如果将这些都计算在内,那么每天就有数万条微信息涌向我们的生活,一刻不停。简单地说,现代科技已经让人们应接不暇、精疲力竭。

现在,全世界的信息总量已经大到令人难以置信。如果我们把所有存储在地球上的电子数据刻录在CD上并垒叠起来,虽然一张CD只有薄薄的1.2毫米,但全部CD垒叠起来的高度将直达月球。

当然,CD已经几乎被遗弃了,现在人们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存储方式。但即便技术以难以置信的速度飞速发展,也追不上信息量的增长速度。现在世界上的数据总量已经超过了所有大型服务器的总存储量,也已经超出了人类的处理能力,而且每天还在不停增长。

身为消费者,我们总是被动地与世界连接,然后被灌注超量信息。从历史角度来看,这是一场巨大转变的结果。在100年前,纸质书籍、剧院,可能还有收音机,就已经是普通家庭所有的媒体信息来源了。几十年后,电视开始普及。在互联网出现几十年后的现在,技术更是带来难以计数的选择,如流星雨般降落在我们头上。但是更多并不意味着更好,尤其是在手机无处不在的当今世界中。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发表过一篇研究文章,标题就令人深思——《大脑耗竭:智能手机会降低人们的认知能力》。这篇文章告诉读者,只要将一点点注意力放在智能手机上,人的思考能力就会下降。《大西洋月刊》上也有一篇文章说到过这个问题:“智能手机降低了你的脑力,即使它只是被放在手边。”是的,手机会让我们变笨,就算我们只是把它放在身边,没有使用。

发明网络搜索引擎的初衷,是帮助人们整理接收到的大量信息。但在现实中,搜索引擎却让问题更加复杂。想想你上次使用谷歌搜索的情况,谷歌反馈给你多少条搜索结果?上万条,还是上百万条?在使用搜索引擎时,我们都会想当然地认为:在数据分析和算法的加持下,它可以将最好的搜索结果放在第一页。但当搜索结果数量上亿时,搜索引擎的弱点就出现了:它给了我们太多选择。你可能从未点击过前10位或前15位之后的搜索结果,更别说100位之后的了。所以总有人怀疑:搜索算法真的给了我们最好的结果吗?

在英国广播电台的一篇报道中,记者露丝·亚历山大说,谷歌会在我们输入搜索条件时进行自动填充,引导我们搜索最有热度的信息,而这一行为会让这些信息的热度进一步上升。她举了一个例子,当她在谷歌上搜索自己的名字时,得到超过6800万条结果。用她自己的话说:“我没有写过书,没有主演过电影,你可能从来没听说过我。但我在网络上很强大。”她还说:“即使你将自己的网络搜索能力磨炼到顶尖,自认为已经是一名‘谷歌搜索大师’,也坚决不要相信这些数字。”

你可以将广告和社交媒体信息看成一个个的高尔夫球。现在想象一下:每30秒就有一个高尔夫球向你飞来,你可以很轻松地抓住它。但是,如果10000个高尔夫球同时向你飞来呢?你可能会紧绷神经、拼命应对,也可能像婴儿一样蜷缩起来,或者转身避开这些球。这就是数字、视觉信息和广告污染所造成的后果。这些内容会压垮人们,分散人们的注意力,稀释人们的声音,并大大削弱人类进行决策的能力。

这就是你身处的世界:你想传递出自己的声音,并且获得他人的关注,但这么想的不只是你一人。在一个注意力很容易就被分散的世界里,现在的你是无法被他人看到的。

90%的信息都是微刺激

你是否经常出现这种情况:你正与另一个城市的同事进行视频会议,手机上还有一通电话处于等待状态,这时屏幕上闪出了脸书的信息通知,让你不由自主地想要去查看。从此刻起,你的大脑开始神游:家里的录像设备是否按照设定正在保存你最喜欢的直播节目?你最近是否冷落了另一半?是否给予了孩子足够的陪伴?是否给父母打过电话?是否按照约定与大学时代的好友重聚小叙?是否支付了这个月的信用卡账单?……现在,你的注意力已经被分散到了不同的人和事情上,而且每次分散都会进一步削弱注意力。

当面对直接威胁到自身生命的事情时,人类本能的“战或逃”的开关被打开,我们会变得更加敏锐,可以感知到身边的一切。但在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面对的信息都是散乱的、小规模的,比如电子邮件、短信、电话等。不断涌现的微信息平台带来了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让短时沟通变得越来越简单,越来越普及。

曾在苹果和微软负责新兴技术领域高管工作的琳达·斯通提出了一个短语——持续性局部注意力。她认为,大部分人会被巨大的信息量压垮,这让我们投入周围环境和新信息中的注意力持续减少,直至再也无法将全部注意力放在某件特定的事情上。

我刚刚打开邮箱,和往常一样没有什么特殊的东西,有的只是无穷无尽的日常行程安排、项目信息、旅行信息、垃圾邮件等。此时我发现自己屏住了呼吸。

——琳达·斯通称之为“电邮呼吸暂停症”,即在写电子邮件时呼吸暂停或减弱的现象

互联网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种变化几乎是瞬间发生的,而且影响力惊人。当然,第二次工业革命(大规模生产的出现,电灯泡的发明,发动机装配线和汽车的出现)也改变了人类生活,但互联网对人类心理、精神层面的影响是不同的,我们至今仍不能完全理解这些变化。我们可以看到汽车、电灯这样的现代化工具,但无法“看到”互联网,而它的影响要比汽车、电灯深远得多。可以说,我们一直在全新的数字世界中苦苦探索。

讽刺的是,为了找到抵抗信息冲击的方法,我们再次求助于技术,比如用垃圾邮件拦截器、弹出窗口拦截器等手段屏蔽那些不想看到的垃圾信息。从本质上讲,人类创造了一个技术食物链:新技术让日常生活更加方便、高效,但不久后就让我们感到不堪重负,于是我们又开发更新的技术来遏制之前的技术。

有多少次,你的朋友或家人因为科技产品的干扰而忽略了你说的话?这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发生,因为人们在发送短信、浏览网页或查看社交媒体信息时,往往因为太过投入而陷入失神状态。洋葱新闻网曾发布了一篇文章来嘲讽这种现象,标题是《从全国各地聚集到一起的亲戚们一起刷手机》。

文章虚构了一位28岁女孩的感想:“回家一段时间了,花点时间跟亲戚们一句话都不说,这感觉真是太好了。不管是和妹妹一起喝着热可可,还是全家人一起享用丰盛大餐,所有人都低头查看手机信息,这才是真正的节日,你说是不是?”

这篇文章以嘲弄的口吻取笑了人们对科技的痴迷。我们都知道,当某人使用电子设备时,他会在精神上与周围的世界脱节。在这样的荒谬世界里,我们怎样才能获得持续发展所需的足够关注呢?

今天,我们已经习惯于收发超小容量的数据信息,并以之作为信息交流的正常方式。这意味着,当下这个技术的世界正在鼓励越来越短的“注意力持续时间”。但是,当所有这些微信息同时涌来时,我们会变得越来越麻木,因为它们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

结果是,这些信息变成了棘手的负担,一种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习惯了的负担。在生活中,我们依赖广告、短信、电子邮件,以及其他即时交流方式带来的微刺激,但同时也会下意识地排斥它们。垃圾邮件过滤器以及其他广告屏蔽技术已经成为产值巨大的产业,这就是因为我们讨厌过度营销。

即使这样,也有一些媒体信息是屏蔽技术无法消除的,比如纸质杂志上的广告或者路边的广告牌,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开发自己人脑内部的屏蔽机制。现在,大多数人已经对海量的广告麻木了。对,我们不仅被广告分心,还对广告麻木。不仅如此,我们还会将大多数自我推荐型的媒体信息与“炒作”和“不诚实”联系在一起,不仅不感兴趣,有时还产生反感,甚至都没有注意到自己这种下意识的拒绝反应。

如果说这些是人类屏蔽机制的积极一面,那么消极一面是什么呢?答案是:我们过滤掉了过多信息,包括一些非常有价值的。

如果爱因斯坦还活着,他会和我们一样:每天早起后,花上几个小时查看和回复电子邮件,然后收到一堆无用的通知。这样,我们就不会有相对论了。

——德鲁·休斯敦,著名云存储服务公司“多宝箱”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人类大脑无法有效区分有价值的信息与单纯的广告,分辨信息的价值会让大脑不堪重负直至放弃。所以在社交媒体和移动设备兴起的过程中,我们会对身边的各种微信息(包括真正需要获得的信息)变得更加抗拒甚而麻木。

在习惯了越来越短的碎片化信息交流后,我们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处理更复杂、更大型的信息体。所以,现代人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之中:习惯于接受微小容量的数据,同时利用潜意识中的垃圾信息过滤机制排斥大部分数据的微刺激。其实在我们每天接收的信息量中,微刺激占了90%之多。

这种潜意识规则让营销人员们十分抓狂。人们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在工作中,都越来越难以相互倾听。现在,人们把更多时间花在“认为与自己相关”的信息上,专注交流的时间大大减少。

即时通信还会让我们产生一种“工作未完成”或者“检查不到位”的感觉,因为在一个24小时在线、全天候信息滚动的世界里,总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今天,凸显自身并被他人注意的能力会迅速削弱。对个体来说,注意力被大量分散就意味着“隐形”——你无法被他人看到。就像一滴雨水落入大海,我们的声音被稀释了。

2.稀释效应:表达自己和赢得关注是两种能力

了不起的电视剧却没有机会让人看到

FX电视网曾推出了一部电视剧——《不灭之光》,由霍特·麦克卡兰尼饰演外号为“光”的拳击手帕特里克·利瑞。在剧中,这位前世界重量级拳击冠军因在比赛中被多次击中头部而罹患拳击痴呆症,为了养家糊口,他不得不为黑帮打工。

这是第一部以拳击世界冠军的日常生活为题材的周播电视剧,它粗犷、真实,充满了吸引力,人物形象复杂、细腻,主题表现也很到位。

数十家报纸、娱乐杂志和网站都纷纷称赞,认为《不灭之光》是近年来最好的电视剧之一。《好莱坞报道》用尽了溢美之词。电视剧评论家蒂姆·古德曼称该剧是史上最具吸引力的电视剧之一,并称赞主演霍特·麦克卡兰尼“像是从天而降,演技精湛,星光四射”。古德曼这样写道:“他的表演将这部电视剧提高了一个档次,他对‘光之利瑞’的外在表现与内在情感的演绎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这是一场既精妙又充满力量的怪物级表演。你无法将目光从麦克卡兰尼的身上移开,就好像电视里伸出一只钩子钩住你一样。”

其他十几位评论家也纷纷附和古德曼的观点,称这部剧非常棒,所有演员都非常出色,麦克卡兰尼更是演技精湛。但是,《不灭之光》的收视率却起伏不定,尽管好评如潮,但仅仅播出一季就黯然下线。

其实,一部电视剧被评论家们交口称赞,但仅仅播出一季就草草收尾,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以耿直、敢说真话而闻名的FX电视网总裁约翰·兰德格拉夫曾坦率地谈过这个问题,他十分喜欢《不灭之光》,对于取消这部电视剧,他是这样解释的:

不管这部剧有多棒,问题是:它是观众们的追剧首选吗?它足够好吗?……我查看了一下数据,1月和2月,有线电视网有18部原创电视剧首播,还有18部老剧的新篇章回归,无线电视网上也有16部新剧首播。也就是说,仅仅1月和2月,在电视网上播出的新剧就有52部。想一想,这就是《不灭之光》首播当晚激烈的竞争环境。

《不灭之光》男主角饰演者麦克卡兰尼回忆道:“那段时间真的非常艰难。我知道约翰喜欢这部电视剧,他经常称赞这部电视剧和我的表演。但是,我们没有获得足够的收视率。我感到痛苦无比,因为这是我这20年来得到的第一个主演角色,为了这部剧的成功,我已经使尽浑身解数。”

巨大的信息噪声稀释了个体信息的力量,你可以把这想象成一种化学反应:反应的强度与参与反应的化学物质剂量成正比,一旦稀释了这些化学物质,反应的强度就会降低。这就是稀释所做的事情——它削弱了我们的感觉、体验,以及我们原本的力量。

回想一下前文中琳达·斯通的“持续性局部注意力”概念——随着注意力的不断分散,人们无法再集中精力做某事。我们大多会从自我角度来看待这个概念,发现自己常常分心,被过量的信息、无处不在的电子设备和“食物链式”的技术所左右,当某样东西多到让人不堪重负时,我们就会拒绝它。

但我们很少想到,这种将全世界连接起来的沟通新方式,正是由那些想方设法与他人接触的人们创造出来的。更重要的是,这种新方式的出现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机会让自己的声音被他人听到。但是,如果一个人对所有信息都只给予部分关注,并拒绝接收对自己定向发送的信息,那么那些试图与他接触并获得他关注的人的声音就不会被真正听到。正因为如此,不管你是艺术家还是行业专家,所有人都在被不断增长的信息内容稀释着,其交流对象的注意力也在不断减退。我们能感觉到这一切。

所以,你必须找到自己的方式,让那些注意力被分散的人们看到、听到你。

其实,对那些天纵奇才、绝妙创意以及优秀产品来说,抓人眼球并不很难。但是包括麦克卡兰尼在内的大部分人都被超过自身能力极限的巨大压力死死压住,就像光被灭掉般被遗弃在黑暗之中,徒劳地挣扎着。

科技产品和服务会在让我们聚集的同时把我们分隔开,不管你怎样积极寻求与他人的联系,都没有用。当这样的产品和服务过多时,人际连接就会变得脆弱。在《纽约客》上刊登的一篇文章中,作者安·弗里德曼指出:人们面对海量的在线交友个人资料却毫不珍惜,在线交友越来越像超市购物,用户们会不停地滚动鼠标、查看异性资料,最终将交友变成了一种冷漠的“产品筛选”过程。

弗里德曼以一个在线交友服务使用者的角度写道:

下一个,再下一个。系统推送给我的男人都长着浓密的胡须,所以我仔细检查了个人资料,确保自己没有在无意间表示喜欢山羊胡。突然间,我的手机屏幕上出现了一条来自陌生人打招呼的信息。我尖叫着把手机扔到沙发上,好像这样可以把对方驱赶出我的在线空间。尽管我知道这些男人无法得知我的确切位置,但我常常感觉自己被逼迫得无所遁形。

现在,很多人觉得伴侣就像超市里的巧克力棒或早餐麦片一样可以随时更换。曾经,我们会停在第一眼看到的早餐点心前而忽略其他选择。但是,当选择越来越多时,我们开始变得不那么认真。寻找生活上的伴侣,本应该是一项更加专注、更加具体的活动才对。不过也不要过分责怪现代人的轻浮,正如有人所说,不要恨球员,要恨就恨比赛。

线上交友的个人资料数量极其庞大,如果你的资料也在其中,那就意味着你被稀释了。无论是主动浏览后选择他人,还是发布个人资料并希望他人主动联系你,都会让你感到沮丧,因为你寻找的是一种人际关系,但在交友网站上这是不可能实现的,至少建立深层关系是不可能的。

在某种程度上,每个人都有着和弗里德曼以及那些在线交友用户相同的感觉:我怎样才能找到合适的人?我是不是有什么问题?这些想法会将焦虑带到现实生活中,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想:“我也许只是一份可以随时被忽略的个人简介,或是一个等着打钩的复选框,又或是一件注定被他人忽略的消遣物。”当你回顾过去一段时间里进行过的选择时(包括生活中无数细小的抉择),所有负面体验都会蜂拥而来。稀释导致了情绪、精神和身体的崩溃。

想在这个一切都过量的世界中抓人眼球,就更要凭借被他人看到、听到的能力,而不是天赋、运气和技巧。

有些人的成功会让我们感到困惑,比如平庸的演员、无能的老板、音痴的流行歌手,还有无脑的政治家。看到他们时,我们会不由自主地皱起眉头:“为什么这种人能成功?”

大多数人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应该取决于天赋、勤奋、智慧、领导力和运气。当然,个人魅力和漂亮外表也起了一些作用。人们相信,如果自己拥有相同的条件,那么自然也会获得相同程度的成功。然而事实是,这些因素对成功的影响比你想象的要小很多。对成功来说,最重要的是有能力从人群中脱颖而出,确保你的信息被他人听到。

在这个媒体信息饱和的时代,能够脱颖而出本身就是一种天赋。不管你在其他方面有多优秀,只要没有被他人听到的可靠渠道,你就会失败。另一方面,一个能脱颖而出、迅速抓人眼球,但不那么有才的人,反而会获得成功。

想象一下曾经的求职方式,大部分人会查看报纸上的招聘广告,或许还会查找特定行业和职位,但他们的最终就业还是会受到当地工作岗位需求(数量和类型)的限制。今天,随便登录一家招聘网站,你就有数以万计的选择。但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求职者为了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位,往往会尝试浏览所有信息——这一过程会严重增强他们的焦虑感。

对于雇主来说情况也是如此,他们会收到大量的求职申请,多到超出处理能力。这也会让他们感到不安,因为可能错过那名“完美”的员工。海量选择看似是机遇的恩惠,实际是不祥的诅咒。与只有报纸和职介机构的时代相比,现在的网络求职不仅艰难,而且竞争空前激烈。

随着美国经济开始下滑,数千万人选择通过招聘网站寻找工作,像雅虎这样的门户网站从中赚取了数十亿美元。但是,我们先不说获得职位,有多少人通过在线招聘网站获得了面试机会?

如果你的生活已经入不敷出,那么这一纸石沉大海的简历会让你更加沮丧,甚至厌烦人生。哪怕你还没有到走投无路的境地,但在网络这个无边无际的宇宙中大声表达自己的期待,却没有人真正倾听,这也会让大部分人变得焦虑、暴躁、抑郁、麻木和冷漠。

更可怕的是,即使最终通过招聘网站找到工作,你也会对自己产生深深的怀疑。这一切的幕后元凶就是稀释效应,光是想到这一点就令人感觉郁闷。

技术在帮助人们获得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减少了人们获得新工作的机会。

不仅是寻找工作,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我们都要(或者说被迫)推销自我。但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在不停地稀释我们的声音,当知道自己身处信息的汪洋中时,一种渺小、无力的感觉就会如影随形。那感觉就像耳边总有个低沉的声音,你可能没有意识到它是什么,但能感觉到它的存在。

对赢得尊重的需求是人类基础的内在需求之一,我们需要对自己进行独特的定义和表达,与他人区分开来。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通过需求层次理论解释说,在基本生理需要(食物、空气和睡眠)和安全需要(住所、安全环境)得到满足之后,需求金字塔中最上层的两个需求——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将会极大地影响人们的认知。长时间无法找到工作会对一个人的自尊产生打击,这说明人们在感到自己被稀释得无法让他人看到时,内心会受到极大伤害。

这种伤害会以逃避现实、成瘾行为和精神不稳定等方式表现出来。许多研究表明,缺少人际沟通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单独被监禁的犯人。单独监禁是一种极端的隔离方式。在生活中,数字技术也会在心理上将人们隔离开,产生一种类似单独监禁的效果,当然更为微妙。

我们每个人对不同程度的隔离都会有不同的反应,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够充分理解“数字沟通方式的增加反而减少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这一情况产生的负面效应。在《犯罪与未成年犯罪》期刊的一篇文章中,作者克雷格·哈尼写道:“人们的行为和自我认知都来源于社会环境,这几乎已经是常识,而且很多实证研究都支持这一点。”

当感到被隔离时,我们会认为没有任何方法可以让他人注意到自己,抓眼球的失败让人产生悲观、消极的想法,觉得自己永远无法获得成功。

所以说,抓眼球的能力非常重要,它与人类的自信以及情感的持久性密不可分。一旦被稀释效应打败,很多人就会放弃再次尝试,进而变得越来越孤立,声音也越来越微弱。

想要克服信息过量带来的障碍,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重点不仅仅是如何传递信息,还要理解他人对获取信息方式的偏好。概念块——一个被不断重复的、简洁大方的图像——就是人们最喜欢的信息接受方式。

给人们更少选择,才能激发更多行动

从表面上看,能做选择是一件好事。但是,就像过多的信息会导致声音被稀释一样,过多的选择不仅会让提供选择的人很难抓人眼球,也让那些做选择的人难以决定,因为在面对过量的选项时,人的大脑会一片空白。

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教授巴里·施瓦茨出版过一本非常受欢迎的书——《选择的悖论》。在书中他谈到,每一次去超市购物或去医院看病都要做无数次选择,这让人心力交瘁。

也许你认为在超市多待几分钟不是什么大事,但积少成多,将这些决策时间全部累计起来,情况就不一样了。浪费在挑选零食上的大量时间本可以用在其他事情上,比如工作、创新性思考或是人际沟通。现实生活中,过多的选择会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迫使我们将注意力放在事物的表层,让我们在面对重要事情时难以进行深入的探察和体验,只能像蜻蜓点水一样轻轻掠过。

关于人们如何做选择的科学研究有很多,其中一项名为“果酱选择”的实验经常被提及。这项实验由选择领域的两位专家主持——哥伦比亚大学的席娜·伊加尔和斯坦福大学的马克·莱珀,他们曾发表过多篇关于这一主题的学术论文。“果酱选择”的实验内容是这样的:伊加尔和莱珀在超市里设置一个摊位,为购物者提供不同口味的果酱试吃,有的购物者是在品尝6种果酱后决定购买与否,有的则被要求品尝24种果酱后再做决定。两位专家发现,品尝较少口味(6种)后购买果酱的购物者比品尝较多口味(24种)后购买果酱的购物者多10倍。

尽管有很多人驻足品尝了24种果酱,但到了要发生购买行为时,他们却往往拿不定主意,最后索性不买了。这是因为选项太多时,购物者投入每项中的注意力会被分散;而当选项较少时,他们会对自己的选择行为感到更有信心,从而增加购买行为。在这个结果清晰、令人信服的实验中,伊加尔和莱珀明确指出:选项越少,参与意愿越强,做出决策也越容易,人们的反应也越积极。

对人类大脑来说,选择越少越容易处理。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眨眼之间:不假思索的决断力》一书中这样总结了伊加尔和莱珀的“果酱选择”实验:“品尝了6种果酱的试吃者中,有30%掏了腰包;但当试吃果酱增多至24种时,只有3%的试吃者最终购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购买果酱是一种瞬间决策,你的大脑会下意识地对你说‘我想要这个’或者‘我想要那个’。而一旦你面对的选择太多,思考对象的数量超出了潜意识能够轻松应对的范围,你的大脑就会一片空白。”

而且别忘了,选择果酱口味只是一种低风险决策。

较少的选择不仅可以创造更简单的决策环境,还可以激发人类情感中积极的一面,让人们更容易投入其中并采取更多行动。伊加尔和莱珀的研究并非个案,一项针对产品销售的研究也显示了类似的结果——减少产品种类,会提高产品的整体销量。

《纽约时报》发表过专栏作家艾丽娜·图根德的一篇文章。图根德在文中引用了“果酱研究”,讨论了信息过载和决策之间的关系。她解释了为什么过多选择会让我们不堪重负,甚至还用自己的痛苦经历(如寻找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来现身说法:“那些公司关心的不是我的利益和需求,而是我的钱——我可不想当个傻子。”向顾客提供过多选择,会给他们一种被人操纵的压力感。

你看,只是提供更少、更简单的选择,就可以促成更多人购买或签约,而不是推迟决策。这就好像我们在经济学入门课程中学到的供求曲线一样:某种东西数量越少,它的价值就越高;如果数量过多,价值就会降低。

虽然这一说法似乎违反人类直觉,但人们并不是真的想要无限多的选择,因为这个选择过剩的世界已经把做选择变成了一件痛苦的事。

为什么做选择会让人的大脑一片空白呢?弗洛伊德有一个名为“自我损耗”的假说,即我们的精神活动也会消耗人体能量。随后,社会心理学家罗伊·F.鲍迈斯特追随弗洛伊德的脚步,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了人类用于自我控制的精神能量是有限的。再后来,鲍迈斯特的博士后学生简·腾格在为自己做了一次婚礼策划并疲劳不堪之后,开始了一系列关于“决策疲劳”的研究。她的研究结果是:在一天当中,与没有进行过太多决策的人相比,那些已经进行过很多决策的人,其意志力与自我控制能力都会被大幅削弱。就像“卢比孔模型”显示的那样:大量的选择和决策会让人们进入虚弱、麻木的心理状态。

更重要的是,过多的选择会导致过多的信息传递,对人的心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根据前文提到的巴里·施瓦茨的说法,过多的选择会造成:

1.一定要做出正确选择的焦虑与压力感;

2.大脑无法运转,或者因不想犯错而干脆放弃选择;

3.无论最终做出的决策是什么,自己都不满意,并总是认为有更好的选择;

4.因为做了错误的决策而自责。

施瓦茨在TED演讲中表示,他认为过量的选择是导致现代社会抑郁症发生率和自杀率飙升的原因之一:“在做出决定后,人们常常会感到失望,因为对自己决策能力的期望太高了。然后,就会将这种失望归因于自己做错了事。”过量选项造成的“机会成本”会使我们对自己做出的选择感到不满,怀疑自己是否做出了最正确或最好的选择。举个例子,假设我们进入一家超市购买早餐麦片,货架上不仅有早餐麦片,还有许许多多类似的早餐食品。在这种情况下进行选择,会让你感到沮丧和焦虑。

这种感觉具有和稀释相同的心理破坏效应。人们会为自己是否能被看到或听到而焦虑,为自己不能被看到或听到而紧张,因自己也许永远不能被看到或听到而感到麻木以至无法行动。人们甚至会这样想:为什么要做尝试呢?

所有这些负面情感都来自“被稀释感”。抑郁来自对生活的不满,因为我们没有被看到或听到,或因为无法将自己的信息传递出去,无法被他人认可,无法实现自我价值。

在这些负面情感的压力下,不管你来自哪个社会阶层,都有可能做出消极举动。当对自己失去信心、看不到任何希望和未来时,人们就会表现得对未来漠不关心。所以,对很多人来说,被稀释意味着痛苦。

我们正逐渐消失在一个充斥着信息、服务和消费品的世界中。不管你是否意识到,那些影响到我们所有人的决策和选择疲劳都真实存在,而且有据可查。《纽约时报》曾刊登过一篇精彩的文章,探讨了从购买汽车到购买肥皂等一系列个人决策背后的社会心理学因素。所有案例都明确显示,商家提供给消费者的选择越多,消费者的关注度就越低,购买意愿也就越淡薄。面对选择,人们已经非常疲累。我们不愿意去关注、思考那些过多的选项;相反,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倾向于切断与这一切的联系。

过量选择与稀释效应密不可分,它会进一步淡化你的个体价值,削弱你对世界的影响。成千上万新产品和服务的涌入,再加上信息过载,这一切会彻底淹没你和你的产品。和过量信息带来的冲击一样,过量选择会分散你的注意力,让你的精神不堪重负。

科学技术不仅增加了人们接触到的广告数量,还增加了人们面对的选项数量。比如你想要坐下来看一档节目,那就不得不决定打开哪个网站或设备,这将涉及一系列选择,简直会让头脑爆炸。你看,无论是在超市购物还是上网冲浪,我们面临的选择都太多太多,多到没有人可以消化。这些过量选项让你的声音、你的作品、你的事业、你的生活变得更渺小,更难被他人看到。

是的,你正在与大量的产品、服务和人争夺注意力,所以你必须学会使用概念块,这样就能为受众们提供清晰、简单、明确的选择,让他们的“决策疲劳症”得到缓解。

下一章

关注官方公众号,方便下次阅读

微信内长按三秒关注

建议您关注公众号,以免下次找不到当前小说

温馨提示:

1、如果在微信内浏览,请直接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以免下次找不到当前小说。

2、进入公众号后,点击左下方菜单“看过的书” 进入 “阅读记录” 即可阅读本书。

快看阅读  s.kkyd.cn

“加入书架”失败

你当前为游客状态,需登录后才可加入书架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马上揭秘!

退 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