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首页
点击屏幕中央显示更多功能

里仁篇第四

里仁篇第四

本篇25章,核心词是“仁”。《八佾》篇主要谈礼乐,“不知礼,无以立。”人而不仁,如礼乐何,所以《里仁》篇一上来就安排了六章谈仁,开头七章都有“仁”字。4.8后进一步谈君子之道,其中4.18~4.21专论孝道。

4.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孔子说:“人要居于仁处才好。若不选在仁处安身立命,哪能算得是智者!”

1.里仁为美:里,人群聚居之处,人在此地栖身择业。里仁的意义在于人的生存发展需要一个好环境。

2.择不处仁,焉得知:处[chǔ],居住。知-智,古今字。栖身择业是否选择仁地,其中有是非在。孟子说:“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不知好歹,就是不智。

3.针对本章,孟子举了个择业的例子:造箭的人难道不如造铠甲的人有仁心吗?前者唯恐不伤人,后者唯恐伤人。巫医唯恐自己法术不灵,治不好病,棺材匠唯恐人不死,棺材卖不掉。所以选择职业不可不谨慎。(“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矢人惟恐不伤人,函人惟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孟子·公孙丑上》)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子说:“不仁的人,不能长久处在贫困境地,也不能一直处在享乐中。仁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安心于行仁道,智者则清楚秉持仁道对他有利。”

1.久处约,长处乐:长、久同义;约、乐相反。约就是困苦的意思。

2.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安仁,安于仁之心境中。仁者长久处于约乐都会坚守仁道,智者则知道秉持仁道对自己最有利。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孔子说:“只有仁者,能得当地喜好真好人,也能得当地厌恶真恶人。”孔子说:“如果那恶人已经改邪归正,有志于做仁者了,就不要再厌恶他了。”

1.历代《论语》注释书都把本章孔子所说两句话拆成两章,结果影响了对前一句中两个“能”字的理解,更使后一句完全失去了经典性,以至于罕见后人引用。

2.前一句的说解:人都有好恶,为什么孔子说只有仁者能喜好人能厌恶人呢?因为一般人的好恶会陷于两种“惑”的境地:⑴喜好恶人,憎恶好人;⑵哪怕喜好好人,憎恶恶人,其态度与方式也不当:“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喜欢一个人就喜欢得不得了,连同他的毛病也一并喜爱;厌恶一个人就厌恶得不得了,没有死罪的也恨不得他马上死掉。只有仁者处理得当,难能可贵:喜爱的是真好人,厌恶的是真坏人,而且其好恶绝不过分。

3.后一句文字非常浅显,历代注家的解读,却都是互相牴牾的。造成前后两句不能贯通的根本原因是“苟志于仁矣”省掉的主语,前人都理解为泛指任何人,其实是特指上一句中仁者所恶的那个人。如果他志于仁了,那就“无恶也”——不要再厌恶他了。弄清楚这一点对人生有重要意义。比如,几十年前你无辜受某人欺凌,几十年后你重新遇到他,一般仍会耿耿于怀。孔子劝你心平气和地观察此人,如果他已改邪归正,你就不要再厌恶他了。

4.4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说:“富与贵,人人都想望。但若不以正道,得到了富贵也不接受。贫与贱,人人都厌恶,但若不以正道,处于贫贱也不摆脱。君子去掉了仁,凭什么称为君子?君子即使是一顿饭[这么短]的时间也不会违背仁。仓促急迫时如此,颠沛流离时也是如此。”

1.恶[wū]乎:在何处。俗话“仁人君子”并称,君子的人生目标是仁人。君子与常人的区别,不在于仁之难得,而在于仁之难守。

2.终食之间,一顿饭时间。违,离开。君子日常无时无刻不守着仁,也就是坚守正确对待各种人际关系应守的原则。

3.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马融注:“造次——急遽;颠沛——偃仆。”于是,这样做。仓促之间、颠沛流离之时,都是日常生活被打乱或发生变故的特殊时刻,君子也不离开仁。

4.5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孔子说:“我没有见到过喜好仁的人和憎恶不仁的人。喜好仁的人,他致力于仁,一心向仁,就不用多说了。憎恶不仁的人,他的为仁表现为不让不仁沾身。有能够哪怕只花一天工夫用力在‘仁’上的人吗?我没见过是因为力气不够的。这种人大概有的吧,可我就是没见过。”

1.尚,加上。

4.6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孔子说:“[人以群分。]不同人群,过失不同。观察其人过失的类别,就知道其人仁还是不仁,甚至知道什么是仁了。”

1.人之过也,各于其党:党,同类。一般人一生要犯形形色色的过失,仁者的过失与不仁者的过失,无论表现还是原因都大相径庭。例如仁者与人为善,往往轻信他人,于是“君子可欺以其方”;不仁者不顾他人死活,于是坑蒙拐骗,无所不至。

2.观过,斯知仁矣:仁者待人接物无非执其两端取其中,这两端是为人的上限与下限。仁人之过是偏离至善之处。不仁者之过在为人没有底线。《汉书·外戚孝昭上官后传》举了一个例子:子路为姐姐服丧,到期不脱丧服,受到孔子批评。子路说:“我从小是由姐姐抚养大的,又没有兄弟,所以不忍脱丧服。”从子路的过失可以想见他是一位好人而非狼心狗肺。

4.7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说:“早上听到道,即使晚上便去世,也无憾了。”

1.此处“道”,即人生之大道。闻道勤行的案例很多,而没听说过朝闻道而夕死的案例,所以邢昺《论语注疏》说,孔子如此说是恨春秋乱世根本听不到任何道。

4.8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孔子说:“读书人既有志于君子之道了,还以衣着破旧吃食粗劣为可耻,那就没必要与他论道了。”

1.士:“士”在《论语》中出现十八次,本章首次出现。孔子弟子三千,除少数贵族子弟不愁吃穿外,绝大多数是平民,他们通过学习进入士这一阶层,随着德与才的升华,以后有望求仕,上升到贵族社会。不妨称士为读书人。

4.9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事,没有必须这样处理的,也没有一定不能这样处理的,只求合宜。”

1.适[dí],按【韵会】,主也,专也。死盯着一点不放。莫,不可。无适无莫,无可无不可。人生都有一定的想法和目标,为此有相应的行动,但常常事与愿违。孔子要求我们适应现实,只遵从下面这条原则。

2.义之与比:即唯义是从,怎么适宜怎么做。

4.10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说:“君子挂念的是德性,小人挂念的是乡土。君子挂念的是刑法,小人挂念的是实惠得利。”

4.11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说:“放任自己逐利而行,必多招怨恨。”

1.放于利而行:“放”有两解,⑴放任;⑵通“仿”,依照。两者都与上章“小人怀惠”一致,即利益驱动。

2.多怨:既可以理解为“多招人怨”,也可理解为“己多怨人”。前者意味着为人不仁,本书取前一种理解。

4.12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孔子说:“能以礼让来治国的话,治国有何难?若不能以礼让来治国,还讲什么礼不礼的!”

1.本章谈治国,孔子提出一个重要的指标:礼让。《论语》里礼谈得很多,只有六章谈到让。让是君子的一种美德,反映了礼的实质与精神。本章罕见地把礼与让合在一起,有深意在。

2.何有,可理解为“何难之有”。

4.13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孔子说:“不怕没有职位,怕的是有什么资格立于此位。不怕没人知道我,去求能让人知道的本事就是了。”

4.14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说:“参啊!我平日所讲的道,是用一条线索来贯串的。”曾子说:“是啊。”孔子离开后门人问曾子:“夫子所说是什么意思呀?”曾子说:“我们夫子之道,无非是忠恕二字贯串起来的。”

1.参,曾子名,古人有主张读“叁”的近音[ēn]的、读“人参”的“参”[hēn]的,和“参加”的“参”[cān]的,无法确定。

4.15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对君子晓之以义,他就明白;对小人晓之以利害关系,他才明白。”

1.喻,《说文》中没有这个字,通“谕”,告诉某人使其知晓。义者,宜也,是对事物本身的是非曲直的洞察,最符合人类共同利益。利,指个人利害。

4.16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之人,要自我反省不要像他那样。”

4.17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孔子说:“侍奉父母,若父母有过失,应当轻微婉转地劝谏。自己的想法未被父母采纳,仍然照常恭敬,不违亲意,有机会再劝谏,如此反复操劳,也不生怨恨。”

1.几[jī]谏:微言相劝。

2.劳而不怨:劳,指劳扰不安。

4.18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说:“父母在时,不远游他乡。若不得已要远行,也必安排妥当。”

1.在动力车辆发明前,出远门极为不便,即使方圆几十里地,单单路上一个来回也要耗费许多时日。远游者年富力强,父母却已老迈,随时有事,也呼之不得。所以以不远游为原则。

2.游必有方:方,郑玄解释为常,朱熹解释为方向,都指远行目的地明确,父母万一有事,便于通知。笔者以为,本章的“方”字意思与《雍也》篇末章“仁之方”类似,指“远游之方”,也就是远游前有个处置突发事件相关的方案,做好安排,例如把父母拜托给家属亲友等。

4.19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本章是1.11章的后半部分,重出在这里。重出的原因可能是让本章与前后三章组成“孝子应知”四条。前面已经强调过,这是慎终追远的重要形式,参见1.9章。

4.20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不常记在心。一则使你很欢喜,一则使你很担心。”

4.21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孔子说:“古人之所以不肯轻易许诺,是怕自己行动跟不上而感到可耻啊。”

1.躬,指躬行,切实去做。“逮[dài]”字(如图),造字指追上去终于揪住野兽尾巴,“躬之不逮”指行动追不上许诺。被人认为此人夸夸其谈,说了做不到,是可耻之事。孔子开出的药方是“敏于事而慎于言”(见1.14章)。

2.《论语》对言行关系屡屡强调,参见7.23章。

4.22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孔子说:“因为检点约束、节俭省约而犯过失的人是很少的。”

1.约:原意是把某物绑定,不使失控。《论语》中的“约”分两种:一种是动词,检点约束的意思,特别是指用礼来检点约束自己的言行——“约之以礼”;一种是形容词,节俭省约的意思,与“乐”“泰”“奢”“繁费”相对。

本章孔安国注:奢溢和俭约“俱不得中也,奢则骄,溢招祸,俭约则无忧患也”。意思是在“俭-奢”“约-泰”“简-繁”的取舍上,宁可不及,也不要过头。参见3.4章:“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一旦人遭受不可弥补的损失(例如因违反交通规则而车毁人亡),事后追悔莫及之时,对本章的告诫就能刻骨铭心:如果遵守规约,惨祸原不会发生!所以本章的“约”解释为自我用礼约束行为,其警世意义更得彰显。

2.守约总比违约损失少,但所得也少,比如冒险闯红灯可以节省时间。儒家看上去谨小慎微,不容易突破禁区。在需要发扬创新精神的场合,不适宜用本章来规范,本章的主要用处是在输不起之时。有人把约解释为朴实、谨言慎行、勤俭持家之类的泛泛中道,恐怕是误解。否则可以造出许多不证自明的句子:“以忠失之者鲜矣”“以恕失之者鲜矣”。

4.23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说:“君子最好说话迟钝些,而行动敏捷些。”

1.讷[nè],迟钝。敏,敏捷。人的资质不同,有人生来口若悬河,有人生来笨嘴拙舌;有的做事敏捷,有的拖拖拉拉。然而说说总是容易,做起来总是困难,说话越随便,履行越吃力。所以要成为君子,必须努力改善气质,摆整好言行的轻重缓急位置。

2.本章与上章也有联系。“讷于言”就是说话的俭约,宁肯言不足。

3.《朱注》引胡寅的话,胡寅怀疑4.14~4.23章都是曾子门人所记。

4.24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说:“人有高尚品德决不孤独,必定有亲邻。”

4.25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子游说:“事君太烦琐急迫,便会受辱了。交友太烦琐急迫,便会见疏了。”

1.数[huò],频繁、迫促、琐屑。朋友关系古今没有什么不同,君臣关系在今天类似于上下级关系。上下级关系与朋友关系可合可离,比父子关系、夫妻关系要远得多,要注意保持适当距离。“数”就是距离太近,接触频率过高。

下一章

关注官方公众号,方便下次阅读

微信内长按三秒关注

建议您关注公众号,以免下次找不到当前小说

温馨提示:

1、如果在微信内浏览,请直接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以免下次找不到当前小说。

2、进入公众号后,点击左下方菜单“看过的书” 进入 “阅读记录” 即可阅读本书。

快看阅读  s.kkyd.cn

“加入书架”失败

你当前为游客状态,需登录后才可加入书架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马上揭秘!

退 出